民辦本科學費越來越貴,怎么提高“性價比”?
熊丙奇
近日,澎湃新聞在全國各省份分別抽取一到兩所民辦本科學校與民辦??茖W校,將各校2025學年的最低學費與2020年進行對比,結(jié)果顯示,超八成學校學費上漲。其中,民辦本科平均上漲5734元/學年,民辦專科平均上漲3146元/學年。這一漲幅遠超公辦高校學費漲幅。
與民辦高校漲學費相對應的是,近年來民辦高校對考生的吸引力下降。今年各地都出現(xiàn)部分民辦本科一再降分補錄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一邊是漲學費,一邊是民辦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報考民辦高校的“性價比”降低,是民辦高校陷入招生困境的重要原因。
當前,一些民辦高校面臨“兩難”處境。不漲學費難,漲學費也難。不漲學費,但辦學成本提高,主要依靠學費收入維持辦學的民辦高校,就沒有更多資金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shè)、改善辦學條件、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在招生中競爭不過其他公辦院校。漲學費也難,在當前,學費是學生報考大學、選擇專業(y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考生寧愿放棄民辦本科而選擇公辦高職,民辦高校如果繼續(xù)漲學費,這一趨勢還會加劇。
怎么擺脫“兩難困境”?其關(guān)鍵在于,民辦高校一方面要拓寬辦學資源,提高籌資能力;另一方面要把錢用在辦學的刀刃上,安于自身的辦學定位,打造特色專業(yè),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讓學生和家長認為上民辦院?!爸档谩薄?/p>
與公辦高校除了學費收入外還有財政生均撥款不同,很多民辦高校的辦學經(jīng)費主要源于學生學費。對此,有一些學者呼吁,公共財政應該給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生均撥款支持。《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jīng)費等相關(guān)經(jīng)費標準和支持政策,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給予適當補助。我國部分省份也給予了非營利性民辦高校一定財政支持,但并不多。
在此背景下,民辦高校要在學費收入之外增加辦學收入,不是要搞“三產(chǎn)”經(jīng)營,這會分散民辦學校的辦學精力,而是需要重視社會捐贈,尤其是校友捐贈。今年高考招生中,福建福耀科技大學與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的招生形勢喜人。這兩所高校都是新建民辦高校,但一所高校的學費為5460元/年,另一所學費標準雖為9.8萬元/年,但首屆學生可獲得4年等額的獎學金。之所以這兩所民辦學校能如此,正是因為舉辦者的“捐贈投入”。另一所民辦大學西湖大學的本科生學費也只有6000元/年,原因是成立了西湖大學基金會,重視社會捐贈。
非營利性的民辦高校要重視社會與校友捐贈,而能獲得多少社會與校友捐贈,恰恰也反映出社會與校友對學校辦學的認可。在美國,校友捐贈率是評價一所大學辦學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而為了提高校友捐贈率,學校不但要提高學生對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滿意度,還通過校友網(wǎng)絡幫助畢業(yè)學生獲得職業(yè)與事業(yè)發(fā)展上的成功。這恰恰是我國民辦大學所缺乏的。如果學生對學校教學質(zhì)量不滿、畢業(yè)后就業(yè)難,怎么會有校友向母校捐贈?
所以,民辦高校要重視所有畢業(yè)學生畢業(yè)后的職業(yè)與事業(yè)發(fā)展,而不是“人走茶涼”。重視校友,會形成辦學的良性循環(huán)。同時,對于大部分民辦高校來說,要有明確的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定位,不能偏離這一定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民辦高校的重要價值,是為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選擇?!靶詢r比”低的民辦高校沒有差異化選擇的價值,也就必然會被學生拋棄。
(作者系知名教育研究學者)

理論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17日 17:52:17
- 2025年09月17日 09:56:34
- 2025年09月15日 19:17:56
- 2025年09月12日 16:23:10
- 2025年09月12日 16:06:31
- 2025年09月12日 14:02:24
- 2025年09月12日 11:04:54
- 2025年09月12日 10:28:54
- 2025年09月11日 14:55:32
- 2025年09月11日 10: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