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Wi-Fi”潛藏隱患 消費者該如何辨別?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總臺中國之聲記者李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報道,當下,能夠隨時隨地上網,已經成為很多人移動辦公或差旅出行的必備條件。一些消費者會選擇體積小、免布線、即買即用的便攜式上網設備“隨身Wi-Fi”??此扑谌粘I顖鼍爸锌梢蕴峁┓€(wěn)定的網絡連接,實際上,一些設備卻潛藏著不少隱患,虛假宣傳、強制預存、流量虛標等問題屢見不鮮。面對這些問題,消費者該如何辨別?
今年6月,河北的楊先生在網上買了一個隨身Wi-Fi,買之前客服承諾隨用隨充,但買到手后才發(fā)現需要預存款,必須充值。
楊先生說:“隨身Wi-Fi買完后必須充值,充值后才能使用,一次充二百、三百,然后在里邊選每個月用多少的套餐。我每個月的套餐是9.9元100個G,也有19.9元1500個G的套餐,但是網速根本達不到宣傳的網速,頂多也就是50兆左右。”
為了滿足移動辦公的需要,去年,浙江的姬女士買了一個隨身Wi-Fi,同時還買了199元一年不限流量的套餐。一年多使用下來她感覺,應對日常上網、文檔處理等日常工作,網速問題不大,但觀看視頻或者下載較大的文件時,明顯感覺速度跟不上。
姬女士說:“隨身Wi-Fi有一個缺點,我現在的用處是日常辦公,有的時候電腦帶出去,在高速上、城鄉(xiāng)接壤的地方,或者一些鄉(xiāng)村這種基站覆蓋不到位的地區(qū),用起來會非??D,有的時候甚至OA軟件都打不開,看視頻更會卡頓?!?/p>
業(yè)內運營人士劉女士解釋,這些便攜式上網產品中內置的流量卡打不了電話、發(fā)不了短信,和日常手機中的電話卡在功能定位上有明顯的區(qū)別。
劉女士說:“手機流量比較靈活便捷,像手機里的那張卡,以移動通信為主。隨身Wi-Fi更適合多設備共享,本質是迷你路由器,流量比較大,適合大家共享,或者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使用。”
在黑貓投訴平臺可以看到,很多人也在反映隨身Wi-Fi出現的問題。有人反映實際網速非常差,經常沒有信號,無法正常使用;也有人說每次充值19.9元,承諾可以用100個G,結果不到10天就沒有了。
3C數碼媒體人兼評論員黃浩分析背后的原因是,一些虛擬運營商從三大運營商那里批量采購了流量,再轉賣給設備商或代理商,過程中甚至會層層轉包。
黃浩說:“這是幾層代理的結構,比如一個所謂的虛擬運營商,把采購來的流量分包給了很多卡的代理商,卡的代理商也要賺錢,又逐個往下扣,為了以低價獲客,他們用的都是虛擬運營商的邏輯,從主干網運營商買流量,然后分發(fā)。因為現在資費其實都很便宜,如果做不到更便宜,沒有人會被吸引過來,所以就以虛假的方式,宣傳所謂的一個月9.9元就提供很多流量,實際上在套餐包里并沒有那么多的流量?!?/p>
梳理消費者的投訴后記者發(fā)現,隨身Wi-Fi的品牌五花八門,鮮有知名品牌產品。黃浩告訴記者,生產隨身Wi-Fi曾有技術門檻,現在已被打破。
黃浩說:“以前做隨身Wi-Fi需要一定的門檻,它其實相當于是半個手機,要有射頻的部分,要有基帶的部分,要去做收發(fā),早年都是傳統(tǒng)的通信大廠做這個產品。現在整個硬件產業(yè)非常成熟了,有很多的方案商可以直接做這個東西,其中規(guī)模小的叫‘白牌廠商’,拿一個方案直接貼牌出來賣,自然是沒有非常好的能力去經營流量的?!?/p>
在黃浩看來,低廉的設備價格疊加部分不法商家利用消費者追求便宜的心理,導致虛假宣傳、虛標流量、強制預存等問題層出不窮。
黃浩說:“消費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哪家運營商的卡,比如某一家虛擬運營商發(fā)的卡,消費者去找虛擬運營商,虛擬運營商說這個不是我們的正規(guī)卡,是我們代理的,就會造成消費者維權相當困難?!?/p>
出現問題,消費者想退貨退款,卻發(fā)現售后困難重重,社交媒體上,相關避雷隨身Wi-Fi的帖子和視頻也有不少。
對此,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像這種產品夸大了使用性能,購買后發(fā)現根本達不到宣傳效果,但消費者去找售賣方,又找各種理由來推脫,金額又不高,最后往往讓消費者自認倒霉。法律有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要提供真實全面的信息,不得做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虛假信息不僅欺騙了消費者、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還可能構成欺詐。如果消費者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把當初宣傳的資料留存下來,比如截屏、拍照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可以主張商家構成欺詐,要求三倍價款的賠償,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計算。”
同時,陳音江表示,商家所在的平臺也要加大審核的力度。
陳音江說:“平臺要確保商家是合法的主體,有相應的企業(yè)主體、名稱、地址、信息,如果出了問題,消費者是可以找經營者去維權的。平臺還要對這樣的行為加強日常監(jiān)管,如果有商家在平臺上發(fā)布明顯的虛假宣傳,平臺要及時采取屏蔽、下架等措施。如果存在很多消費者投訴,平臺有提醒消費者注意的義務,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p>
業(yè)內運營人士劉女士提醒,隨身Wi-Fi只適合一些特定的使用場景和人群。
劉女士說:“比如移動辦公、頻繁出差的人,以及攝影師、自駕游博主等職業(yè),都適用隨身Wi-Fi。另外沒有自帶手機流量卡的設備,比如平板、筆記本,也都適用隨身Wi-Fi。因為網速受到基站信號影響比較大,所以像大型游戲高清直播的博主,就不太適用隨身Wi-Fi了。對于有高速、低延遲剛需的用戶,在網絡穩(wěn)定性要求比較高的場景下,比如金融交易、遠程醫(yī)療等,隨身Wi-Fi可能會帶來風險?!?/p>
黃浩建議,如果確實要買隨身Wi-Fi產品,盡可能地選擇大品牌。
黃浩說:“小規(guī)模的‘白牌’服務商向虛擬運營商購買流量給設備配套使用,一旦白牌設備商不太靠譜,向虛擬運營商欠費了,那么隨身Wi-Fi配套的流量卡也會欠費。如果消費者在意價格,就會陷入低價優(yōu)先的選購局面,一步步進入到低價背后的陷阱。如果購買隨身Wi-Fi產品,盡可能選擇大品牌,不僅設備靠譜,配套的流量服務也更加靠譜。”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21日 15:06:27
- 2025年09月21日 11:56:20
- 2025年09月21日 10:49:04
- 2025年09月20日 17:02:15
- 2025年09月20日 16:35:55
- 2025年09月20日 15:12:46
- 2025年09月20日 14:35:41
- 2025年09月20日 13:55:57
- 2025年09月20日 11:21:33
- 2025年09月20日 09: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