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與調解的糾葛
判決書上網的強勢推行,還產生了另外一個后果:為了規(guī)避上網,有些法官將重點轉向了調解。
李劍非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判決書上網之初,調解書本在上網之列!昂髞戆l(fā)現不妥。因為調解是對自己權利的讓渡,很多人不愿意讓別人知道,另外,也容易引起效仿。”與調解書一起從網上被拿掉的,還有裁定。原因是“裁定都是一些程序性的規(guī)定,沒有什么實質內容”。
法官這一下意識的轉向,卻與河南省高院的改革思路不謀而合。2008年1月份,原任咸陽市委書記的張立勇轉任河南省高院院長后,開始了很多改革,包括奧運前夕的5次大接訪,推廣馬錫武審判模式,成立社會法庭,以及將今年定為河南省法院的“調解年”等。改革中“重調解”的思路清晰可見。
但這一轉向也產生了一個問題。據胡敬文透露,各個法院的調解任務本已很重,這一擠壓,壓力更大了。
他說,自己所在的法庭一年審理300個案子,最終判下的只有10來個,調解率高達90%多,但在全縣的排名仍然不高。他說,調解的任務經過層層加碼后,到了最下層,幾乎已不堪承受。
胡敬文說,過于重視調解還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法院對調解的過度重視,正在培養(yǎng)出一大批討價還價的當事人!彼f自己做這些事情時權謀用盡,有時還低三下四,全然沒有了法官應有的尊嚴。
胡敬文擔心,過于重視調解,可能會最終扼殺調解:“按照現在的架勢,再過3年,可能就調解不動了!
他說,以現在的壓力和風險權衡,他現在寧愿上網,也不愿陷入無休止的調解中。
與此同時,在試行了1年后,判決書上網并沒有出現之前擔心的很多風險。李劍非說:“剛開始有顧慮,擔心網上會不會有謾罵呀,F在看來,效果非常好,無理取鬧的比例非常低,這有點出乎意料!
律師王清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與上網之前相比,現在的判決書“最主要體現在說理部分,比以前更有說服力了”。鄭州市中原區(qū)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史藝娜說,現在她作出一個判決后,并不急著發(fā)出去,而是先放兩天,沉淀沉淀,看能不能再做一些改善,再發(fā)出去。
但瑕疵依然很多。與判決書的公開相配套,河南高院開通了一個對判決書進行評價的平臺——“網評法院”。《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對今年9月24日到10月24日的跟帖進行統計,發(fā)現有9個判決書被挑出了問題,除了字句上的錯誤外,也有適用法律的問題。
河南省高院網絡辦主任陳海發(fā)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網評法院”現在是“三級網站,一個口袋”,判決書在各自的網站上公布,對其評論則統一到省高院。他說,考慮到格式不對、社會影響等因素,現在發(fā)布的帖子只占來帖的十分之一。
“非典型院長”
判決書上網能有今天,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樹才認為,張立勇的強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鄭州中原區(qū)法院研究室主任曹媛媛說:“如果高院不強硬,這個事就會流于形式!逼洹皬娪病彼福褪菑埩⒂。
“他(張立勇)是一個說了就要落實的人,”河南省高院網絡辦主任陳海發(fā)說。去年5月份,張立勇開始對媒體談及判決書上網,省高院網絡辦主任陳海發(fā)立即著手與中國法院網聯系網絡空間!八氖墙Y果。沒有結果,就拿你是問!
判決書上網的最初動議,河南省高院研究室主任李劍非說,來自于去年大接訪中發(fā)現的很多問題。“有的人拿著判決書來上訪,判決書上錯誤百出!
涉法涉訴上訪一直是河南省法院系統的現實壓力。在張立勇來河南之前,該省赴最高法院上訪率多年來高居全國三甲。
就任河南高院院長后,張立勇說自己經常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法院做了那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群眾還是不滿意?”他給自己的答案是公開不夠!肮_是一種態(tài)度,老百姓有時候要的就是個態(tài)度!
這一體會,他早在咸陽做市長時就有。2004年,群眾上訪兩次堵住咸陽市政府的大門,他不得不從密道偷偷溜走。這種倉皇出逃的感覺讓他非常郁悶!皬倪@個小過道溜出去,實在不像一位市長的樣子。”
后來,他有機會與訪民面對面接觸。發(fā)現此前的擔心純粹多余,“看到市長走出來與大家見面,上訪者的氣就已經消了大半!鄙鲜鰞煞N經歷讓他明白一個道理:“人們找市長,并不是要他包辦一切,人們要的是一種態(tài)度。”他從此不走密道,“要堂堂正正地走大門!碑斄讼剃柺形瘯浐,他要求市委9名常委的辦公電話和手機號碼都要在媒體上公布。
也有人對張立勇“把本為指導與被指導關系的省高院與地方法院之間的關系,搞成了純粹的上下級關系”不滿意。“奧運之前,他說周末要加班,全省的法院都要去加班!币晃恢屑壏ㄔ旱墓ぷ魅藛T對此不無抱怨。
張樹才卻感覺張立勇與一般的官員不同,“一般的官員都很低調,張卻是一個積極作為的人,他也敢于為此承擔責任。”
張樹才說,對于法院的改革,張立勇其實有一套系統的思路,“這一思路的核心在于真正地解決糾紛!
“要解決糾紛,就得知道糾紛的‘結’在哪兒,”張樹才說,在這方面,中國人和西方人有所不同!拔鞣饺说摹Y’多在利益,而中國人的‘結’除了利益,情感也占據很大比例,特別在農村,有些人打官司就是為了出一口氣!
“這就使得中國人特別是農民心中的‘理’,與以理性人為假設的法律的‘理’存在差異。張立勇倡導的馬錫武審判方式,就是試圖將法律上的‘理’與老百姓觀念中的‘理’結合起來!
在張立勇上任一年后,河南省赴最高院上訪率從此前的前三跌至全國第八。而在他來河南赴任的一個月前,河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fā)了《信訪問責暫行規(guī)定》,加大了在信訪問題上對官員的追究力度。 (文中胡敬文為化名)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