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越——新中國60年八大歷史性變遷 (5)——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中國跨越——新中國60年八大歷史性變遷 (5)
    2009年09月18日 02:49 來源:新華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科學技術跨越:從重點突破到全面創(chuàng)新,向科技強國進發(fā)

      2009年9月1日,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大飛機C919項目正式開工制造機頭工程樣機,標志著大飛機研制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說:中國“大飛機夢想”正在加速成為現實。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具備制造大飛機的能力。

      歷史不能忘記:60年前的中國,科技的全部“家底”就是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不超過5萬人的科技人員隊伍。

      新中國的誕生,是科技事業(yè)騰飛的光輝起點。1949年中國科學院成立,1956年制定實施“12年科技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集中力量形成的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縮短了中國整體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奠定了中國科技發(fā)展的堅實基礎。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論斷,翻開了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的嶄新篇章?茖W技術從此突飛猛進。

      超級雜交稻培育成功,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問世,人類基因組計劃1%測序精確圖繪制,“太空漫步”成功實現,“嫦娥”探月工程實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記錄著科技跨越發(fā)展的腳步。

      目前,全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近500萬人。研發(fā)人員總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與研制“兩彈一星”傾一國之力不同的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科技與經濟、市場更加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國家倡導自主創(chuàng)新,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新的激情也被點燃,迸發(fā)出強大的創(chuàng)造活力,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業(yè)和科技中介機構等各具優(yōu)勢和特色的創(chuàng)新主體,企業(yè)在技術創(chuàng)新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2007年企業(yè)研發(fā)經費支出占全國的72.3%,企業(yè)研究開發(fā)人員占全國的68.4%。

      創(chuàng)新無處不在,創(chuàng)新無時不有。高速鐵路、磁懸浮列車、新能源汽車等;抗SARS、甲型流感等疫苗和新藥;互聯網、多功能數字電視、高性能計算機、手機……科技不僅成為經濟發(fā)展的引擎,科技元素也已融入百姓生活。

      科技的作用,既在于支撐發(fā)展,也在于引領未來。當前,在迎戰(zhàn)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階段,中國正在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進制造業(yè)等技術領域積極搶占新一輪發(fā)展制高點。

      走過60年,中國已成為科技大國,正向科技強國進發(fā)。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