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納雍縣規(guī)定干部職員拒不拆遷將被停職停薪(2)——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貴州納雍縣規(guī)定干部職員拒不拆遷將被停職停薪(2)
    2009年07月30日 06:57 來源:新京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7月19日,劉剛展示他收到的停發(fā)工資通知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補償爭議

      納雍縣紀委副書記認為,部分居民尤其是干部、職工漫天要價,是阻礙拆遷的最重要原因

      作為“大工地”的開發(fā)者之一,劉晴川到納雍四年了。

      四年過去,他的項目連一個平米都沒有建設。

      在取得拆遷許可證后,劉晴川就“陷入了泥潭”。

      按他與縣政府的協議,拆遷安置盡量采取“產權調換”方式,“門面換門面,住宅換住宅”,“一平米換一平米”。宏鑫公司則靠建成一樓二樓的商鋪來補成本、獲利潤。

      在新街附近,商鋪價碼一平米8000元以上,住宅則約1300元。

      無論是建設局還是劉晴川,都認為這是一個甚為優(yōu)惠的價碼,“政府得政績、開發(fā)商得利益、城市得改造、百姓得實惠。”劉晴川說,他曾頗看好這個項目。按規(guī)劃,他的項目將在兩年內完成。

      兩年過去,建設還沒開始,事實上拆遷才完成一半。

      “很多居民,尤其是干部、職工漫天要價是阻礙拆遷的最重要原因。”納雍縣紀委副書記、監(jiān)察局局長胡豐華說。

      對拆遷補償方案較滿意的多為“房改房”住戶,他們都是一二十年前從單位買的宿舍房,舊而小。“以舊換新,補償方案基本合理,也合情合法,就簽了。”最早一批簽協議的郭中正老人說。

      那些不愿簽約的,房屋多為自建房,許多都是獨門獨院。

      劉剛的房子便是這種。院里擺了花,三樓樓頂搭有鴿棚,“住起來非常舒適,換到三樓的樓房去,差太遠了!

      他的要求是“幾層換幾層”,自家住宅是3層,他要求換新樓的1到3層。因新樓一二層是鋪面,這讓劉晴川無法接受:“拿住宅換商鋪,說不過去。而且這個口子一開,此前簽約的人也會不愿意!

      記者查看了37名沒簽約住戶的意見書,超過30戶的要求與劉剛相似。

      而對于那些原來經營商鋪的人來說,一兩年內不能營業(yè)只能拿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助,讓他們也難以接受。

      除了對補償不滿,一些拆遷戶認為,舊城改造是領導的政績工程。

      “建那么多商鋪和住房誰來買呢?”新街A區(qū)拒絕簽約的一名拆遷戶說,他在工商局工作多年,“就我個人對納雍經濟的了解,現有商業(yè)設施足夠滿足人們需要了。政府這么做完全是與民奪利!

      7月18日,納雍當地逢集,商業(yè)中心的新街片區(qū)擠滿了人,而新街南邊剛建好的步行街,大部分商鋪門可羅雀。

      張華認為,這是因縣城太小消費能力有限。隨著新區(qū)開發(fā)和舊城改造,勢必有大量人口涌入,“那時現有商業(yè)設施完全不夠用”。

      開發(fā)困境中雙重壓力

      424戶已搬遷居民的耐心和情緒,可能跑掉的開發(fā)商,都讓建設局長張華擔憂

      開發(fā)商劉晴川說,也考慮過通過法律手段解決拆遷難題。

      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開發(fā)商與被拆遷人無法達成協議的,由開發(fā)商向拆遷主管部門即建設局,申請裁決,被拆遷人不執(zhí)行裁決的,由建設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這并不是一個很復雜的程序,不過劉晴川一直沒等到法院的強制執(zhí)行。他前后遞交兩份申請,建設局都沒有做出裁決。

      一名開發(fā)商透露,他的申請曾得到建設局裁決,但建設局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后,就沒了消息。張華證實確有此事。

      “裁決送達被拆遷人手中,卻得不到強制執(zhí)行,是對建設局威信的損害,所以建設局不愿再裁決了!痹撻_發(fā)商說,有多名法院人員的房子在拆遷之列,所以法院不會去強制執(zhí)行。

      7月19日,納雍縣法院院長盧智華稱,該院并未接到建設局的強制執(zhí)行申請。若今后有,法院會配合。他說此前法院極少介入拆遷工作,“拆遷是政府的事情!

      張華則稱,劉晴川的申請之所以未裁決,主要是因一旦裁決會推翻現有補償方案。他稱,如按正常評估程序,居民勢必要補差價給開發(fā)商,更難令居民接受。

      劉晴川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拆遷難題的希望,就此破滅。

      作為最早到納雍的開發(fā)商,他的項目進展最緩慢。不過其他開發(fā)商也一樣面臨拆遷困境。

      畢節(jié)市昌宏房地產開發(fā)公司的項目,是一個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的商住小區(qū),涉及拆遷戶400多戶,目前有140多戶搬了。總經理向天波估計,原定三年半完成的工程,五年內難完成了。

      劉晴川的項目是從2007年9月10日開始拆遷的。5天后,第一戶人家郭中正夫婦就簽了協議。宏鑫公司曾再三保證,兩年后老兩口就可搬回新居。隨后,二三十戶陸續(xù)簽約搬走。

      但僵持中,兩年過去了。兩年后,跟兒子一家三口擠住的郭中正老人發(fā)現,自己住的舊樓還沒拆,只拆了門窗。他找到宏鑫公司:“我不要賠償,你把門還給我就行!

      這不僅是劉晴川擔心的,也是張華最擔心的情況。全市已有424戶搬遷,這些人耐心越來越有限,而他們的情緒,直接關系到整個納雍縣的穩(wěn)定。

      另一方面,張華還擔心開發(fā)商的情緒。畢節(jié)行署曾發(fā)生過開發(fā)商房建了一半跑掉的情況。

      張華讓拆遷辦給拆遷戶寫過保證,一旦開發(fā)商跑掉,政府負責安置居民。雖然劉晴川向張華“保證不跑”:前期投入1000多萬,現在走了打水漂了。

      但張華還是有些擔心。

    【編輯:魏恒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