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民生的背后是法治與民主
    2007年03月14日 14: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實現正義,需要兩大制度:法治與民主。它們是效率和分配公平的前提:市場的效率,必須是法治之下的效率;再分配的公平,當然須以民主程序為前提

      延續(xù)近兩年來民眾、輿論對民生問題的關注,依據中央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目標,今年地方與全國兩會熱議的主題,幾乎全為民生問題,教育、醫(yī)療、住房、社會保障、農村等等,均有涉及。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得出,政府也準備采取諸多財政措施,解決民眾反映最為強烈的民生問題。

      這些措施當然是十分必要的,財政撥款對于紓緩某些民眾的困苦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稍加考察即可發(fā)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輿論及代表委員議論最多的民生問題均源于深層次的政-經體制。民生問題表現為財富分配的高度不均,一些生活必需品價格遠遠超出普通民眾承受力。若以人們通常提到的概念來分析,這些問題源于一次分配過程的嚴重扭曲,僅靠稅收支撐下的財政轉移支付這條二次分配渠道,無力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過去若干年來,對于發(fā)展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即一次分配講效率,二次分配講公平。而效率,在很多決策過程中,也被轉換成增長率。因此,各級地方政府就把發(fā)展簡單地理解為經濟高速增長,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制定法律、政策的時候,比較少地顧及制度與道德的約束。

      由此出現了一個令人迷惑的現象:日本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經歷了年均9%以上的經濟增長周期,中國自1978年以來的年均經濟增長率更高。但兩國最終形成的國民財富,卻完全不同:日本人經歷30年增長后,躋身全球最富裕行列,出現了日本買走美國、到全球旅游的景象。同樣是增長30年后的中國,大部分民眾,即農民,卻只是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即便是相對富裕的城市民眾,也被教育、醫(yī)療、住房等問題困擾。

      這讓人們不能不懷疑,將中國高速增長的模式與20世紀后半期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增長模式相提并論,是否恰當。在所有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失業(yè)率較低,勞動對經濟增長的參與和貢獻較高,勞動的分配率也較高,由分配和收入形成的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較強;根據經濟普查修正后的2004年數據,中國的投資率為43.8%,消費率僅為54.3%,比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qū)高速增長時期的消費率要低15%~25%。而之所以形成這種依賴投資和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與政府控制資源、盲目地追求企業(yè)規(guī)模、資本密集產業(yè)等等有關。可以說,中國過去二十多年的經濟增長模式為國民創(chuàng)造真實財富的效率相對低下。當然,我們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的人口眾多、地區(qū)差異較大也是我們面臨的問題之一。

      當前,由于制度扭曲經濟增長創(chuàng)造出來的真實財富,在不同人群之間的配置嚴重失衡。日本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反映收入配置不均等的基尼系數基本未變,且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日本始終是一個相對高度均等的國家。而在中國,基尼系數在過去二十多年步步走高,近幾年來更是超過0.45,進入世界上收入配置最不均等的國家之列。

      導致收入分配嚴重失衡的根源是法治不健全,權力制造出種種壟斷,從而使不同人群參與經濟活動的權利各不相同。比如,沿海新興工業(yè)城市的就業(yè)者多為所謂的“外來人員”,戶籍制度使其在本地不能享有完整的公民權利,包括其結社權無法正常行使,因而不能與企業(yè)進行平等談判,除了退出之外,只能單方面接受企業(yè)強加的工資。這種制度環(huán)境導致工人工資不能跟隨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又比如,地方政府為各種目的設立及維持著程度不等的壟斷企業(yè),享有壟斷利潤,其員工收入遠遠高于普通就業(yè)者。城鄉(xiāng)土地分隔制度,也使農民無法分享城市化、工業(yè)化的好處,經濟高速增長反而使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迅速擴大。

      當然,日本戰(zhàn)前經驗已證明,這種收入嚴重不均等局面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影響經濟增長,甚至可以促成高速經濟增長。但是,這種局面必然會造成嚴重的社會、政治問題。這一點,近幾年來已見端倪。政府提出和諧社會綱領、致力解決民生問題,也正是為應對此一嚴重挑戰(zhàn)。

      不過,要避免收入配置嚴重不均的高速增長之后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僅依靠財政手段是不夠的,需要對現有的經濟增長模式及其制度框架進行進一步改革。無論是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還是在再分配過程中,都需要以正義為基礎。而實現正義,需要兩大制度:法治與民主。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及民眾的幸福來說,法治與民主本身就是具有根本意義的價值,它們又是效率和分配公平的前提:市場的效率,必須是法治之下的效率;再分配的公平,當然須以民主程序為前提。

      我們欣喜地看到,不少兩會代表、委員已在民生問題的表象背后,看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在財政手段之外,也關注到制度變革。人們希望這種關注最終凝聚成全民共識,尋找到正確解決當代中國問題的觀念、思路和方案。(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李淑國】
     
    專題網站:2007中國“兩會”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