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開小差被罰寫詩 造就一個校園"小詩人"——中新網(wǎng)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教育新聞
      學生上課開小差被罰寫詩 造就一個校園"小詩人"
    2009年02月23日 15:44 來源:新民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罰”寫詩,“罰”演小品,滬上一些中小學校園——

      老師“罰”得巧,學生犯小錯也有大收獲

      十來歲的孩子,時不時犯個錯,闖個禍,該對他怎么辦?一個小錯誤,是否就一定得連著一頓責罵、一份檢討?

      洛川學校六年級男孩小卿,前不久就因為上課開小差,接受了老師的一次另類“處罰”——寫詩。結果,這一“罰”,不僅讓小卿心服口服,還“罰”出了一個校園小詩人。

      調皮鬼變成小詩人

      11歲男孩小卿在洛川學校讀六年級。不久前的一堂語文課上,他和同桌偷偷在桌上玩著一只紙青蛙,結果,沒能“逃”過語文老師的眼睛。下課了,小卿和同桌跟著老師進了辦公室,耷拉著腦袋準備接受一場“暴風驟雨”。有著幾十年教學經(jīng)驗的語文老師黃麗妹,卻給了他們一個出人意料的“命令”——“你們在詩詞講解課上玩紙青蛙,那就以此為話題寫一首詩來替代吧!”

      答案令人驚喜——幾天后,小卿交出了一首妙趣可愛的打油詩。

      語文課上,黃老師在全班面前朗讀了《紙蛙》,小卿沒想到,自己的小錯誤最終換來了全班同學的一陣掌聲。在老師的幫助下,小卿又起勁地為小詩添加了一段批注:

      吾上語文課時目光游離于同桌桌上,見一紙蛙活蹦亂跳,頓時心生羨慕,遂“虛心”請教。不料老師乃“千里眼”,一下抓住,無奈受罰。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合謀”,以“蛙”為題寫一首詩。于是一首小詩就此誕生。最后奉勸各位同學,勿學卿!

      經(jīng)過黃老師推薦,這首名為《紙蛙》的小詩還被刊登在校報上,“調皮鬼”不僅變成了學校小有名氣的小詩人,語文課再也不開小差了,語文成績提高不少。

      如何處罰因人而異

      教育學生要因人而異,切忌盲目懲罰,最忌諱動不動就讓孩子寫檢討,反而會激發(fā)孩子的負面情緒。一些學生適合使用“講道理”的方法,循循善誘;一些聰明的孩子可以通過寫詩、講故事讓他們自己“悟”;還有一些則需要通過家長的幫助一起教育。

      小卿就是這樣的孩子,他雖然調皮搗蛋,但很有靈氣,老師做的就是要想辦法,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去年,我教的一個初三畢業(yè)班的孩子,個性也很活潑,上課模仿老師和同學的動作,打亂了課堂紀律。我看他模仿能力強,就“罰”他仿寫名家作品。果然,這名學生不但句式仿得有模有樣,而且還加入了自己的個性處理,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這件事情以后,在最后復習階段,這個同學課堂表現(xiàn)一直不錯,中考也取得了好成績!↑S麗妹

      【各校做法】

      黃老師的另類處罰,不僅幫助小卿發(fā)現(xiàn)了自己錯誤,更品嘗了學習的快樂。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滬上不少中小學校園,老師們正用巧心思,讓孩子們在犯錯以后,獲得更多的成長動力。

      懲罰方式個性定制

      (建青實驗學校)

      校長吳子健叮囑老師們,“處罰”學生時,應該懷有一顆愛心,分析孩子犯錯誤的原因,為學生“定制”處罰方式。

      低年級的學生自制能力不夠強,教師不妨“冷處理”,給他空間,讓他自己反省。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處理分析問題能力,在“處罰”時也不可一概而論。例如,有人覺得罰抄罰默不是個好辦法,但背誦和抄寫能讓脾氣暴躁的學生冷靜下來;一些學生動不動就朝父母發(fā)脾氣,老師會要求他“為家長做一件好事”,既緩解了父母與孩子間的矛盾,又達到了教育目的。

      “影子老師”貼身叮囑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

      老師們覺得,過多的命令只會給孩子壓力,因此,“影子老師”們出發(fā)了。

      江毅華老師的班里有個“遲到大王”,江老師找到“遲到大王”的好朋友,請他每天督促“遲到大王”調整時間,并順路一起來學校上課。久而久之,“遲到大王 ”在好朋友的帶動下,遲到的次數(shù)少了。教一年級的周老師,“影子朋友”是一張張即時貼。上課時,哪個同學犯了錯誤,周老師下課就悄悄塞給學生一張“即時貼 ”, 紙上的笑臉、一句“你上課開小差啦”,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犯錯反而換來鼓掌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

      在四年級語文老師毛劍玲班里,學生犯錯了反而會“贏得”掌聲。誰插嘴,全班同學一起鼓掌來“提醒”他;誰遲到了,全班同學則齊刷刷地向他打招呼。毛老師相信,一陣笑聲,比一陣責罵,容易讓孩子接受,也記得更牢。

      誰課間打鬧,老師就邀請他擔任“小小管理員”,以身作則帶動全班;誰不認真做操,就讓誰上臺領操;誰沒帶紙巾,就布置他寫《紙巾,我想對你說……》,讀給大家聽。在校園里,誰說“獎勵”不能成為一種巧妙的教育呢?

      快樂懲罰自己做主

      (盧灣區(qū)第三中心小學)

      唱歌、跳舞、演小品、做好人好事……孩子們犯了錯,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懲罰方式”,通過一些有意義的行動,“自我教育”。

      “孩子犯錯以后也會有思想包袱,我們要幫助他們放下包袱,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四年級語文老師周文勤說。她會幫學生排演小品,把某個同學的缺點表演出來,大家一起評評議議;也會組織大家分組辯論,自己琢磨正確道理。

      以前,班級里有學生常常不交作業(yè),周老師便為他設定了一個星期的“挑戰(zhàn)期限”,只要這一星期比上星期交作業(yè)的次數(shù)多,就屬于“挑戰(zhàn)成功”。從挑戰(zhàn)的第一天起,這名學生每天堅持交作業(yè),終于在作業(yè)本上得到了一顆五角星。有孩子作業(yè)字跡潦草,周老師就邀請他一起批改作業(yè),讓他看看,干凈整潔的作業(yè)本,該是什么模樣,這么做,比當面批評管用得多!   本報記者 陸梓華 實習生 左妍

    【編輯:侯冬華
      ----- 教育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