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茅盾文學獎,挽留不了當代文學——中新網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暫停茅盾文學獎,挽留不了當代文學
    2010年02月08日 12:50 來源:遼寧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最近,清華大學教授肖鷹發(fā)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題目是《建議茅盾文學獎評選暫停十年》。文章從多方論證,提出暫停評選茅盾文學獎十年,可以提高茅盾文學獎的權威性,并且把茅盾文學獎建成國家最高獎。

      提到茅盾文學獎,我們不得不先說說早在1945年在重慶為茅盾舉行的 “五十壽辰和創(chuàng)作活動二十五周年紀念”大會。據(jù)評論家雷達的博客 《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學獎》介紹:當時在這個會上,正大紡織廠的陳鈞經理委托沈鈞儒和沙千里律師將一張十萬元支票贈送給茅盾,指定作為茅盾文藝獎金。茅盾在接受捐款時表示:自己生平所寫反映農村生活的作品不多,引以為憾,建議以這些捐款,舉行一次反映農村生活題材的短篇小說有獎征文。1981年3月14 日,茅盾先生病危,口述了給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的信,信中這樣寫道:“親愛的同志們,為了繁榮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我將我的稿費25萬元捐獻給作協(xié),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藝獎金的基金,以獎勵每年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我自知病將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國社會主義文學事業(yè)繁榮昌盛。 ”兩周之后,茅盾先生就去世了。 1981年成立了茅盾文學獎評選小組,此獎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優(yōu)秀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茅獎起初就用茅盾那25萬的利息運作,現(xiàn)在當然不夠,從籌辦征集評審及獎金,費用由國家來擔負了,因為它已是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大獎。一個獲獎者實得獎金也許不如一家刊物所設獎金高,但它的聲名和榮譽是無形資產,后續(xù)的經濟回報也是比較可觀的。

      如今清華大學教授肖鷹公然提出要暫停茅盾文學獎十年,對此,就我個人而言,不能說是舉雙手贊同,但我一定不反對。肖鷹教授在文中說,“ 在經歷了七屆評獎活動之后,茅盾文學獎不僅未能實現(xiàn)國家最高文學獎的價值,而且基本上喪失了在其初期階段具有的積極的社會影響和文學引導作用,F(xiàn)實證明,茅盾文學獎的評獎機制已完全不適應新世紀中國文學和社會的發(fā)展形勢,它面臨著根本性的危機!闭驗槿绱,我認為茅盾文學獎暫停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或者七年、八年都可以,具體時間由目前我國文學的現(xiàn)實狀況而定。十年只不過是個不確定的參考,可再長也可再短。但暫停茅盾文學獎就能挽救中國的文學嗎?這個想法恐怕過于幼稚了。

      其實,茅盾文學獎引發(fā)廣泛爭議是從第四屆開始的。批評者主要是文藝界持新潮理論觀點的評論家,其中以洪治綱1999年的長文《無邊的質疑——關于歷屆“茅盾文學獎”的二十二個設問和一個設想》為代表,文章從比較純粹的審美原則出發(fā),陳述了茅盾文學獎評判的弊端。這類批評在當時的文藝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共鳴,并對茅盾文學獎改革形成了切實的壓力。和往屆相比,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結果和獎項本身所引起的爭議雖然也有,卻并不激烈,但這種平淡也許折射了中國當代文學在今天更缺乏讀者關注的尷尬境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現(xiàn)當代文學青年評論家坦率承認自己對獲獎的作品了解不多,無法發(fā)表評論,并認為文學界對于茅盾文學獎沒有反應,就是一種反應。

      肖鷹教授說:茅盾文學獎需要一次“休克治療”,通過深刻變革而使自身獲得一個國家最高文學獎的生機。 “休克”我同意,“休克”本身也是一種“療法”我也同意,但我相信中國當代文學的嚴重衰落,不是一個文學獎所能拯救的,即便是茅盾文學獎也無濟于事。茅盾文學獎可以暫停,但只暫停茅盾文學獎是遠遠不夠的,挽救當代文學也絕對不是茅盾文學獎暫停評選十年就能夠解決的。新時期以來,經典作品乏善可陳,這本賬不能算在茅盾文學獎頭上。魏英杰在他的《不妨給茅盾文學獎降降調》一文中說:不妨給茅盾文學獎降降調子!⒁,可不是降溫。去掉“最高”二字,把茅盾文學獎當作普通的文學評選活動,只要它老老實實把藝術性作為評選標準就夠了。魏英杰說到了本質性的問題,關鍵不是文學獎的暫停還是不暫停,甚至要設不要設,就是將來不再設茅盾文學獎也無大礙,關鍵是我們如何去選評的問題。

      馬云飛(丹東市工商局)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