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實質舉措或出臺 低收入群體是重點——中新網(wǎng)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本頁位置: 首頁財經(jīng)中心財經(jīng)頻道

    收入分配改革實質舉措或出臺 低收入群體是重點

    2010年10月19日 07:41 來源:上海證券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明確寫入五中全會公報

      18日發(fā)布的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中提出,要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關專家指出,將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明確寫入會議公報彰顯國家對此的重視程度,預計不久之后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諸項細則就將陸續(xù)出臺,其主要著眼點將在于對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改善。

      ⊙記者 吳婷 梁敏 ○編輯 劉玉鳳

      低收入群體是重點

      全會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改革發(fā)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將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明確寫入五中全會公報彰顯國家對改革收入分配的決心,事實上,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諸項細則可能不久以后就會出臺,其核心內容可能就在于對低收入群體收入狀況的改善!眹野l(fā)改委經(jīng)濟研究所流通與消費室主任陳新年對本報記者表示。

      陳新年表示,提升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這對于促進消費也有非常大的意義。陳新年認為,要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改革收入分配體制就是非常好的一個方面,此外,可能還會包括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等諸多方面。

      強調初次分配比重調整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所研究員孫群義表示,將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明確寫入五中全會公報,應該說是我們過去一系列調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延續(xù)的一個結果,90年代我們調整收入分配的主要目標是提高財政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央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這一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而現(xiàn)在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則是進行反向調整,升的是勞動者收入,降的是財政收入和資本性收入。

      孫群義指出,將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確列入公報,具有標志性意義,這意味著很快將有一些實質性的舉措出臺,比如大面積推廣城鄉(xiāng)社保覆蓋,提高個人所得稅,出臺房地產(chǎn)稅,也就是說資本持有環(huán)節(jié)將承擔賦稅。

      擴內需戰(zhàn)略利好“消費概念”

      公報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zhàn)略、保持經(jīng)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調整優(yōu)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xié)調拉動經(jīng)濟增長新局面。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表示,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指的是消費和收入要更加匹配,消費和投資機制要更加匹配,居民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和GDP水平的上升要保持一致。

      魏鳳春表示,公報中提到“要堅持擴大內需戰(zhàn)略”,這里指的要擴大的不是投資需求,一定是消費需求。而要擴大消費需求就要提高消費能力。從擴大勞動者收入方面來講,主要是提升基本工資,增加對低收入者的補助;從消費品角度講,就是降低消費品價格,提高消費量,而基本消費品的價格變化不會太大,因此在這方面主要是要把大家都關注的房地產(chǎn)價格降下來,擴大它的消費量。

      因此,魏鳳春指出,和消費有關的行業(yè)都將因此受益,比如醫(yī)療、教育、文化、食品、飲料和農(nóng)產(chǎn)品等行業(yè)。

    參與互動(0)
    【編輯:楊威】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