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8,久久99亚洲5精品片片

<sub id="gkbqf"></sub>

  1. <acronym id="gkbqf"></acronym>

  2. <style id="gkbqf"><u id="gkbqf"></u></style>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外學者聚焦臺北學術研討 紀念漢學家牟復禮

    2006年11月19日 19:59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十九日電 (記者 徐長安 耿軍)臺北“中央研究院”十九日下午舉行“中國文化研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紀念漢學家牟復禮。

      牟復禮是國際著名的漢學家,在中國文化研究方面造詣頗深。一九六六年,牟復禮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創(chuàng)立該校東亞系并任教三十一年。期間培養(yǎng)的門生遍及學術界、法律界、政界與商界,許多人后來還成為當代有名的漢學家。在中國文化研究方面,牟復禮的研究涵蓋政治、軍事、社會、文化、藝術、思想等,尤其在明史研究方面頗有成就。

      有感于這位畢業(yè)生卓越的成就,臺灣“中央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共同主辦了這場紀念活動。來自北京師范大學、臺灣“中央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高校的一百多位學者,圍繞“中國文化研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展開圓桌討論。

      與會代表多為牟教授的同事或者門生,大家除了回憶與牟教授在一起的往事之外,還對牟教授致力于研究中國文化的認真精神表示敬仰。臺灣“中央大學”校長李羅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牟教授在研究中國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受人欽佩。他希望該校的青年學生能繼續(xù)全面學習研究中國文化,希望學校能繼續(xù)培養(yǎng)更多像牟復禮一樣精通中國文化的漢學大家。

      在會場外,牟復禮的著作《劍橋中國明代史》簡體中文版引人注意。一位年輕的男生說,“這本書臺灣沒有翻譯,但大陸出版的簡體中文版看起來也很方便,對我們研究歷史很有幫助”。(完)


     
    編輯:陶光雄】
     

    專題:駐臺記者專欄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